来源:人气:594更新:2025-08-21 06:29:25
8月13日,电视剧《生万物》正式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时段及爱奇艺平台,该剧由央视、爱奇艺联合出品,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等机构共同摄制,改编自著名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截至目前已更新至第23集,观众反响热烈。网友纷纷留言表达观后感:"熬夜至凌晨四点,终于追平了,全程无暇喘息!" "许久未体验到如此沉浸的追剧感受,剧情紧凑、节奏明快,值得二刷!" "原本以为年代剧市场已趋于饱和,却在《生万物》中重拾期待。" "求更新!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后续发展……" 这些绵延不绝的赞誉,成为对这部作品最真实的评价。
该剧以鲁南农村土地变迁为叙事背景,聚焦宁绣绣、封大脚、费左氏为代表的宁、封、费三大家族跨越两代人的命运沉浮。上线首日便斩获平台站内热度7003,次日热度突破8000大关。登陆CCTV-8后收视率实现跨越式增长,最高达2.6813%,平均收视率稳定在1.9969%,登顶央视频道收视榜首。根据8月16日云合数据监测,该剧市场占有率跃升至30.1%,较此前增长7.5倍,成功登顶热度榜单。
这部摒弃了流量套路与情节反转的电视剧《生万物》,凭借扎实的历史厚重感与山东地域文化细节赢得观众青睐。该剧改编自《农村三部曲》中的《缱绻与决绝》,以沂蒙山区土地流转为叙事主线,通过四代人跨越六七十年的生存图景,深刻诠释了农民与土地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感羁绊。故事始于1927年,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在女儿绣绣婚期前夕遭遇土匪绑架,面对巨额赎金要求,宁学祥坚持宁舍万贯亦不舍祖业,最终由次女代姐出嫁。绣绣逃回后被迫与残疾青年封大脚成婚,由此展开的命运交响曲,既展现了时代洪流下个体的挣扎,也呈现了山东民俗特有的坚韧品格。小说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与真实的情感脉络,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塑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评论指出:“泛黄的族谱中沉淀着祖辈的烟火岁月,宁绣绣被至亲遗弃的刹那,命运轨迹被彻底改写。土地是农民刻入骨血的生存根基,而阶层的鸿沟让天牛庙村的悲欢在时光中循环往复。这些扎根于土地又在土地上挣扎的故事,恰似老槐树裂痕中年年萌发的新芽。”此评价精准概括了作品的时代厚度与人文关怀。该剧跨越七十年历史长河,刻画四十多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生存根基、身份象征与精神图腾三重维度展开叙事,巧妙融入土地革命、农业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等重大历史节点。通过封大脚从执着土地到思想蜕变的个体历程,折射出时代洪流对普通人的深刻塑造,呈现出历史纵深与个体命运的紧密纠缠。评论家孟繁华誉其为“当代中国书写土地的圣手之作”,施战军认为作品充满“情不自禁的农夫本色”,何向阳则评价其“既是农村变迁的史诗画卷,亦是农民心灵成长的见证”。该作品不仅斩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优秀文学作品改编计划重点项目,更在豆瓣平台上获得8.0的高分评价,读者普遍赞誉其深刻的生存哲思与饱满的人性刻画,“每个细节都蕴含着生命的重量”。如此反复打磨的剧本已具备坚实的叙事骨架,足以支撑起一部具有时代质感的影视佳作。
电视剧《生万物》的演员阵容堪称实力派齐聚,杨幂、欧豪、倪大红、秦海璐、邢菲、张天阳等主演均具备扎实的表演功底。即便是戏份有限的配角,也由迟蓬、林永健、于震、蓝盈莹等高水准演员出演。其中饰演大脚娘的迟蓬,为贴近角色形象,在开拍前半年扎根山东农村生活,最终呈现出一个娴熟纳鞋底、操持大锅的地道乡野妇人。倪大红、林永健等老戏骨则以细腻的表演诠释人物,他们通过微妙的肢体语言、克制的眼神和恰到好处的台词,将农民在土地生存中面临的时代困境刻画得淋漓尽致,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与深刻的历史洞察。其余演员亦在群像戏中各具特色,共同构建起那个特殊年代的众生相。创作团队方面,编剧王贺历经四年打磨剧本,将原著中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转化为极具感染力的影视叙事,通过精准的影视化改编,将宁、封、费三大家族两代人的命运沉浮浓缩成史诗级作品。原著作者赵德发作为核心创作成员,全程参与剧本修改与拍摄筹备,多次为剧组讲解小说创作背景,并陪同勘景、探班,确保文化细节的真实还原。为保障拍摄进度,日照当地成立专项工作组,在场景搭建、道具筹备、交通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特别在临沂、日照实景打造的天牛庙村,完整还原了费家二进院等特色场景。剧组还根据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特点,分阶段拍摄农耕生活,力求通过镜头展现土地的生命律动与农民的劳作情怀。如此强强联合,最终呈现的是一部技艺精湛、情感充沛、植根于中国乡土文化的年代史诗。
《生万物》以极致的细节还原赢得观众赞誉,有弹幕调侃其充满浓郁的"大葱味"。剧组在场景构建上颇具匠心:历时八个月精心打造40年代农村风貌,其中大量戏份采用自然光拍摄;从麦浪翻涌的视觉呈现到挑担负重的肢体语言,从田间风声的自然韵律到屋内生活的细微声响,处处洋溢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完美诠释了地道的山东风味。剧中不仅完整展现了山东民俗,如"二月二龙抬头"的打囤仪式——人们用装满锅灰的簸箕在院中圈画谷仓祈求丰收,更在方言运用上保持原汁原味。"煎饼卷大葱"这一经典山东吃法在影视发布会上意外走红,成为演员与观众互动的欢乐符号。而拍摄团队在临沂、日照等地投入135天拍摄时光,早已将"煎饼卷万物"化为日常。此外,剧中的土地特写镜头更具深意,春耕的湿润、夏收的金黄、灾年的龟裂,不仅勾勒出时代背景,更暗喻着人物命运的起伏。作品延续了原著"土生万物由来远"的核心理念,通过革命者宁绣绣的形象,为土地故事赋予了新时代的诠释维度。
实践反复验证,唯有以严谨态度投入创作、用真诚情感贴近生活、以细致手法记录现实,方能构筑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佳作。新华社对《生万物》的评价精准而深刻:"这部作品将厚重的文化符号回归到乡土生活语境,生动诠释了农民与土地之间血肉相连的情感纽带。"当剧中主题曲在尾声响起,屏幕前的观众或许会恍然领悟:这部作品的价值早已超越单纯的收视数据,其精神内核与人文情怀更具永恒意义。正如编剧赵德发所阐释:"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影视改编,都在传递着农耕文明与土地之间的深切情感,这恰如作品中那副对联所书:'土生万物由来远,地载群伦自古尊'"。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