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到影像,仙侠题材IP如何还原又创新 -

来源:人气:731更新:2025-08-21 06:34:14

由杨洋与金晨主演的古装仙侠剧《凡人修仙传》于8月19日圆满收官。作为承载网文经典与动画高分作品的IP,该剧在播出期间持续引发热议,成为探索中国仙侠题材创作与商业价值的典型案例。该剧改编自忘语创作的同名网络小说,自2009年上线以来始终占据排行榜高位,凭借韩立"苟道"式生存智慧与步步为营的成长轨迹,开创了"凡人流"独特的叙事风格,累计阅读量突破百亿大关。

在剧版导演杨阳看来,《凡人修仙传》讲述的不仅是修仙历程,更是草根逆袭的现实隐喻。与传统仙侠剧中主角开挂拯救世界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创作团队刻意去除华丽的仙侠包装,选择以质朴的叙事方式展现修行之路。这种"大道至简"的表达理念,让观众得以更贴近角色的成长体验,也为中国仙侠题材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凡人流"的开山之作,原著构建了独特的修仙世界观:资质平平的主角通过智慧积累与不懈努力,在修真界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既是对传统修仙题材的突破,也为网络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催生了以脑洞大开、谋略制胜为核心的新型网文流派。

主创团队通过实地取景,历时158天奔赴浙江横店、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伊犁那拉提、乌尔禾及贵州荔波小七孔等多地拍摄,结合大量航拍画面,将壮阔的自然景观融入修仙题材,增强了剧情的真实感与沉浸体验。随着主角韩立的成长历程,《凡人修仙传》凭借紧凑的叙事节奏、立体的人物塑造、独特的视觉风格等亮点,获得业界广泛好评。剧集官宣定档不足三小时即突破平台预约纪录,开播三天内站内热度突破万点,并连续占据第三方平台当日收视榜首。观众普遍认为剧中主线清晰、情节更加紧凑,斗法场景尤为精炼,展现了主角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不过,部分观众对主角的表演提出了质疑,指出其“表演缺乏层次感”“角色主动性不足”“形象出现偏差”,认为动画版的表现更贴近原著。同时,也有观众批评剧本创作流于表面,“依赖常规套路”“剧情进展过于冗长”。

与剧版形成对比的是,《凡人修仙传》动画版同样引发热议。动画于8月16日更新,首播时段即吸引超过43万观众在线观看,导致平台服务器短暂瘫痪。截至目前,动画总播放量达43.5亿次,评分稳定在9.7分高位。相较于剧版的口碑争议,动画在粉丝群体中获得更强烈反响。原著作者忘语曾坦言最初对改编动画持保留态度,但参与制作后对成片表示高度认可:“动画几乎完美还原了原著设定,不仅精确呈现了主角的心理变化,打斗与法术场景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完全符合我对修仙世界的想象。”

动画版以倒叙叙事结构开篇,一声"狩猎开始"瞬间将观众带入两百年后韩立在乱星海与海王兽激烈战斗的场景。随后剧情以紧凑节奏展开,如同开启了快进模式:少年韩立参加七玄门入门考核,结识厉飞雨、张铁两位挚友,却遭遇暗算陷害。在机缘巧合下被墨大夫收为弟子,随后发现其真实面目,意外获得"外挂神器"掌天瓶,最终完成逆袭反杀。这种跌宕起伏的叙事节奏,成功引发观众追看热潮。导演王裕仁透露,第一季仅涵盖原著"人界篇"约五分之一的内容,要完整呈现1100万字的宏大世界观,需耗费长达十年的制作周期。

《凡人修仙传》尽管以玄幻为外衣,却以现实主义手法呈现了众多年轻人的成长轨迹与思想反思,因此被定义为社会派修仙小说。制作团队希望动画在呈现形式上保持真实感,引发观众共鸣。随着动画更新,诸多观众在评论区回忆起曾经捧着手机躲在被窝阅读的场景,感叹"我的青春回来了",再度掀起仙侠情怀热潮。

该IP改编并非孤例。近年来,仙侠网文IP衍生出大量影视作品,通过动漫、游戏、电视剧等多形态开发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展现出强大的延展性。此前《斗破苍穹》的成功开发路径已证明其具备长期商业潜力。值得关注的是,影视改编往往能让网文作品重新获得关注,实现内容价值的二次提升。例如改编自猫腻小说的《庆余年》,在剧集播放期间原著在网文平台的在线阅读量与单书收入暴涨50倍,吸引超200万粉丝,完结十年后仍稳居某平台畅销榜前三。

除了影视化,网文还可延伸至游戏领域。以《斗罗大陆》为例,相关制作方推出《新斗罗大陆》《斗罗大陆H5》等游戏产品。但仙侠IP改编仍面临现实难题,《斗破苍穹》作者"天蚕土豆"坦言改编成熟原著是极大挑战。由于读者已形成固有认知,改编过程中必须谨慎调整情节,同时坚守核心世界观。他特别强调改编需把握"度",既要尊重原著精神,又要创造新的艺术表达。

对于《凡人修仙传》的剧集导演杨阳而言,拍摄该作品是"空前的挑战"。他坦言团队对原著及长期追随的书粉、动画粉充满敬畏。在仙侠题材改编中,如何在还原粉丝心中理想化世界观的同时兼顾大众审美,既要保持深度又要展现新意,成为制作方需要克服的难题。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