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撕×,照样全程高能,这才是女性综艺天花板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82更新:2025-09-11 09:09:14

近日,香玉被粉丝推荐了一档豆瓣评分高达9.6的新综艺。这档节目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自发形成「自来水」效应,纷纷称赞其「精准契合大女主观众的审美」「开创性地呈现女性力量」,更有观众感叹韩综已达到全新高度,而本土综艺仍处于初级阶段。

图片

真的如此震撼吗?香玉亲自上阵试用产品,未曾想竟深深吸引。一口气追完了十期内容,每一集都充满高能时刻,令人肾上腺素飙升。宛如爽片般的惊险场景,让观众全程屏息凝神。

图片

亦有硬核人物投身于激烈交锋。请勿误解,此处并无所谓「雌竞」,唯有实力较量的真章。

图片

节目中的体能挑战环节采用极具震撼力的真实道具——重达数百斤的天然岩石,而非廉价泡沫制作。香玉将其誉为综艺行业的新标杆,《海妖的呼唤:火之岛生存战》通过这种近乎残酷的实战训练方式,重新定义了极限真人秀的制作标准。

图片图片

生存淘汰类真人秀已成常态,但此档节目以全女性阵容实现突破。传统模式多以男性为核心,女性常被预设为弱势群体。去年引爆市场的《体能之巅》便印证了这一现象——在团队竞技环节,女性成员占比高的队伍往往被视为劣势方,节目组也暗示需借助男性力量才能保证晋级资格。

图片

除了选手本身,观众对女性参赛者也存在偏见。在《体能之巅》节目中,有位女性选手主动选择实力远超自己的男性对手,尽管最终未能取胜,但这场较量依然呈现了令人赞叹的竞技精彩。

图片

连旁观的男选手都心生敬意,暗自警惕这位女选手的实力。当她们说出“要是我一定会飞得更远”时,这种勇气已足以令人敬佩。然而质疑声仍不绝于耳,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男选手在“让着女生”。而这部综艺恰恰以颠覆性设定打破了这一偏见——所有参赛者均为女性,涵盖军人、消防员、警察、警卫、运动员及特技演员六类职业。随后,选手们依据职业属性被划分为六个小组,在荒岛环境中接受生存挑战。节目赛制堪称残酷,将体能极限推向极致。首阶段的欢迎赛便是一公里泥潭穿越,稍有不慎便会深陷其中。为挣脱泥潭,不少参赛者只能跪地匍匐前行,而后续更需扛着60公斤重的旗杆折返,全程不得停歇。一旦旗杆落地,便难以再拔出,令专业运动员直呼“喘不过气”。比赛进入正题后,规则进一步升级:选手需按欢迎赛排名选择营地,且原有生存装备被剥夺,仅保留文件袋大小的必需品。这档节目显然不同于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没有撒娇索要零食的环节,也没有“人美心善”的孩子主动让房。真正的竞技精神在此展现,优胜劣汰成为核心逻辑——实力突出者可获得舒适住宿与烧烤待遇,仿佛置身度假胜地。

图片图片

排名靠后的选手只能蜷缩在狭小的帐篷中,同时面临警告与威胁。「我们今天会悄悄地跑去找你们哦,你们晚上最好安静一点。」

图片

难得有实力派选手愿意与她们结盟,但这种合作纯属出于策略考量。对方并非出于善意或同情,而是将她们视为可以留到最后享用的甜点,认为其不足以构成威胁。这种赛制异常严苛,令人愈发期待后续剧情的走向。

图片图片

高强度竞赛规则不断考验着运动员的身体极限,每日消耗的热量可达5700千卡,相当于完成100公里长跑所需的能量消耗。

图片

这场挑战不仅考验选手的极限,更在筛选生存物资时带来严峻抉择。为容纳更多关键物品,部分选手选择舍弃如内裤等非必需品,甚至计划冒险裸行以换取生存物资的充足携带。

图片

这恰恰凸显了女性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在极限挑战中,她们展现出与生俱来的坚韧特质。无论是面对复杂地形的跨越,还是攀爬至建筑顶部的壮举,女性运动员都表现得游刃有余。而女消防员则能连续劈断三十余根圆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力量的另一种诠释。

图片

比赛中最具张力的莫过于激烈的争锋相对。每一组都展现出尖锐的对立态势,彼此间充满火药味。面对对手时,言语中暗藏锋芒,诸如「竞技场没有道德,互相攻击就对了。」「无需多言,我们注定是第一名。做不到就死在这里。」等挑衅性台词频出。在挖井比赛中,当消防员组动用特权要求军人组暂停三分钟时,对方选手当场露出不屑之色,以「三分钟太短了」的讽刺回应。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基地战,24小时不间断的警报声中,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装备穿戴,通过抢夺隐藏的防守旗子实现战术淘汰。在此过程中,近身搏杀、暗中偷袭、设伏狙击等高风险动作层出不穷。曾有特技演员组与军人组联手埋伏警察组,却被后者识破,只能仓皇撤退。整个环节环环相扣,稍有松懈便可能导致局势逆转,让观众如痴如醉。而在这种高强度对抗中,选手必须兼具缜密的谋略与果敢的行动力,各组皆倾尽所能发挥独特优势。首次基地战前夕,警察组便借夜色掩护展开侦查,通过细微的称呼差异判断对手身份——「运动选手不会称前辈,刚才她们是直接叫名字或称呼姐姐」。更意外发现军人组与特技演员组存在潜在联盟。

图片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当警察组以为已占据主动时,却遭遇了特技演员组的突然袭击。她们在外出侦察的间隙,对手早已趁机渗透,摸清了基地防御的侧翼漏洞与旗帜的准确位置,使得原本占优的警察组瞬间陷入被动。

图片

当警方发现这一情况时,始终保持理性与克制,深入研判现场态势,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正如她们在赛场上展现的那样,对胜利的执着追求与竞技精神,正是其最具感染力的特质。而这种突破性的表现,也标志着当代审美标准已超越传统框架,呈现出更为多元包容的面貌。

图片图片

韩国综艺节目素以嘉宾的综艺表现力、创新的环节设计和精良的制作质量而广受赞誉。而《海妖的呼唤》在这些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展现出独特的创作野心与深层社会表达。节目中女性选手在生存淘汰赛中的强悍表现,不仅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更在传统男性主导的行业领域中开辟新局。这些参与者多来自被性别偏见笼罩的行业,如一位警察选手所言:"面对滋事者时,男性警员会被尊称为'刑警先生',而我却只能被称作'小姐'",这种反差恰恰凸显了节目对社会陈规的挑战。

图片

特技演员们同样面临身体的极限挑战。她们常被外界误解为缺乏力量,仅以炫目动作博取眼球。「那些人平时大概只做些简单的运动吧」「华丽的动作下,疼痛或许早已成为习惯」这样的偏见,实则忽视了她们在幕后反复练习的艰辛与对身体耐力的极致掌控。

图片

选手们用实际表现颠覆了这一预设。在一公里泥潭赛中,特技演员组以稳健发挥斩获亚军,仅位列军人组之后。而在首次基地战中,她们冷静分析战局,主动与军人组结盟,以智囊身份精准锁定警察组为攻击目标,展现出卓越的战略执行力。

图片

当双方按计划抵达警察组驻地周边时,军人组仍陷于迟疑状态。此时,率先采取行动的她们突破防线,强行踹门闯入警察组区域,为后续行动提供示范。在完成对警察组的突袭后,最终以压倒性优势实现目标。

图片

现实情况同样如此,在男性主导的传统行业领域,性别偏见尤为顽固。近日,我国首位女性舰长韦慧晓的诞生,成为打破这一行业性别壁垒的重要标志。

图片

本应是令人瞩目的晋升事件,却在舆论场中掀起了波澜,外界对此存在诸多质疑,认为其晋升节奏与常规不符。通常,军官需经历至少15年才能晋升为舰长,而韦慧晓仅用十年便实现这一目标,引发了关于晋升过程透明度的讨论。部分人通过攻击和散布谣言表达不满,认为其中可能存在特殊因素。

图片

她参与环球洲际小姐选拔的经历,却成为舆论攻击的焦点。

图片图片

在世俗偏见的束缚下,许多人更愿意选择被刻板印象定义的道路,而非坚持自身信念。然而,韦慧晓却以行动诠释了另一种可能。她始终怀抱着成为一名军人的理想,这种追求甚至被网友戏称为「坚韧独立的女性典范」。为了实现目标,她毅然拒绝了百万年薪的优渥工作,也放弃了社会普遍认为「更适合女性」的专业方向,转而投身于冷门的地球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完成学业后,她更选择倾听内心召唤而非顺从导师建议,凭借专业知识投身中国海军,书写属于自己的职业篇章。

图片

初登军舰那天,韦慧晓便立下成为首位女性舰长的誓言。为实现这一目标,她坚持深夜学习至凌晨,清晨六时二十五分准时出操,展现出近乎严苛的自律精神。然而,这种拼搏却遭部分网络舆论误解为「捷径」。事实上,舰长晋升历来需经历系统考核与全舰民主评议等重重环节,且并非没有先例——以《红海行动》原型人物张广耀为例,其同样历时十年才晋升为舰长,印证了职业成长的常态轨迹。

图片

女性以非凡的毅力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同样铸就了今日的辉煌成就。这群女性正如综艺《海妖》所揭示的那样,是兼具魅力与魄力的存在。她们的光芒不容被任何偏见所遮蔽,更不应遭受无端的质疑与践踏。

图片

相较于国内部分「她」综艺将女性力量包装为吸引点,本质上仍聚焦于明星生活与八卦话题,制造流量吸引眼球的现象,此类节目往往忽略了女性真实的社会处境。而这部综艺的独特价值正体现在它敢于呈现女性最本真的欲望与野心,以坦荡的姿态展现竞争与拼搏。当女性力量被具体呈现时,固有的偏见自然消解,这种真实而有力的表达或许才是「女性力量」题材综艺应有的正确方向。

图片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