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后、国庆前,电影公司重排座次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62更新:2025-09-14 01:21:13

海浪电影周论坛虽未被外界广泛聚焦,但凭借业内资深人士的坦率发言,意外成为近期热议焦点。相较于暑期档的总结性讨论,市场目光更集中于即将开启的国庆档片单。目前仅有三部主控影片与两部动画片确定档期,其中《熊猫计划2》因传闻存在撤档风险引发关注,而《刺杀小说家2》与《志愿军:浴血和平》已正式定档,其他竞品仍处于待公布状态。从发行渠道的布局观察,国庆档呈现出与暑期档相似的竞争格局:猫眼与淘票票两大平台主导排期策略,其余发行方则处于相对分散的混战状态。

在暑期电影市场中,猫眼发行的影片已确定包括《刺杀小说家2》与《志愿军:浴血和平》,同时还有《浪浪人生》《风林火山》等潜在候选作品,延续其在暑期档的发行优势。大麦娱乐与淘票票则可能推出《特立独行》或《抓特务》等影片参与竞争。然而,曾经在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的民营“五大”中,仅有光线影业计划上映动画片《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其余公司尚未有明确动作。

从暑期档表现来看,民营五大已逐渐淡出票房主导地位。自硬糖君上次对民营公司进行排名以来,至今已过去三年。2022年博纳上市时,其凭借《长津湖》系列两部作品实现百亿票房,稳居行业首位。相比之下,同为老牌企业的光线影业都显得黯然失色。但令人意外的是,博纳的主旋律影片市场如今已难以维系,刚刚结束的暑期档中,于冬通过高调自省试图挽回口碑,却未能阻止《蛟龙行动》重映后的票房低迷。目前,博纳尚未偿还向韩寒的亭东公司借取的7000万元资金,更无暇布局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档期。

电影产业的排名正在快速调整,不仅体现在不同类型片的更替,也反映在导演群体和发行模式的变迁。导演换代与公司上位成为行业常态,原本预期今年暑期档冠军将在猫眼与淘票票之间产生,结果却意外由第三方平台上狮文化摘得。以29亿票房问鼎暑期档的《南京照相馆》,其第二出品方及发行方上狮文化的背后股东宁浩、王易冰深谙发行之道。早在2018年,当主流市场仍习惯于模仿周星驰电影的“捂着不看片”策略时,《我不是药神》便通过大规模提前点映构建了口碑传播的经典案例。而到了2023年,《孤注一掷》更开创了“提档式点映”的新玩法。上狮文化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在于其对产业上游优质项目的掌控能力,基本锁定宁浩导演的人脉网络。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不仅主导发行了宁浩的所有作品,还汇聚了其扶持的新生代导演群体,包括文牧野、申奥、温世培、王子昭等。

文牧野与申奥凭借新作跻身票房前列后,使上狮在发行领域占据显著优势。在业内观察者看来,当前的上狮颇具联瑞昔日的‘故人之姿’。曾几何时,联瑞凭借稳定的‘星爷’周星驰作品矩阵,在发行圈拥有极高话语权;待周星驰创作陷入瓶颈后,联瑞随即转型上游制作,一度成为业内最受追捧的制作公司,开创了‘哭片’商业模式,诸如《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人生大事》等影片,斩获大量情感收益。如今回望,或许正是疫情时期大众亟需情感宣泄的映射。然而进入2024年,随着特殊时期结束,联瑞与韩延联手打造的《我们一起摇太阳》便不再具备市场吸引力。至此,原本具备冲击头部的潜力的联瑞,开始遭遇发展瓶颈。今年,联瑞重金投入的资深导演作品均未达预期,春节档的徐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与暑期档的姜文《你行你上》、曹保平《脱缰者也》等影片相继失利。

在十一档档期,联瑞有望推出一部由非知名导演执导的影片《震耳欲聋》,主演檀健次的粉丝已着手进行宣传预热。这部作品或将成为联瑞今年提振业绩的关键之作。而另一部由韩延执导的高投资科幻片《星河入梦》,在暑期档撤档后仍在后期制作阶段。当时或许无人预见,徐克、姜文等大导演已逐渐淡出主流视线,但彼时的观众却曾因徐克筹备《射雕英雄传》而热烈期待。

联瑞近年来的高光时刻令人印象深刻,但过度依赖大导演资源的策略也引发争议。相较之下,麦特文化近一年开机的项目更显稳健,凭借《爱情神话》《好东西》等低成本影片积累市场经验,其新作如宋佳、佟丽娅主演的《轻于鸿毛》则延续小体量与女性向定位,即便票房表现欠佳,也不会造成重大损失。

暑期档票房TOP10影片的主出品方中,已不见民营"五大"的身影。光线传媒在暑期档推出两部影片,包括新导演处女作《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和动画IP《非人哉:限时玩家》,票房均未突破三千万。为扭转局面,该片在十一档率先定档动画作品《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并发布檀健次配音相关的宣传物料。该片聚焦曹操的传奇故事,由被誉为"曹操头号粉丝"的易中天担任编剧,尽管市场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但其创新配置仍值得关注。

光线传媒尽管近期有影片票房失利,但通过严格控制成本,其凭借《哪吒之魔童闹海》获得的收入或可支撑公司运营多年,稳固行业领先地位。相较之下,博纳影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年初曾从韩寒旗下亭东影业获得7000万元融资,寄望于暑期档重映的《蛟龙行动》扭转局势,却再度遭遇票房冷遇。旗下参投的《志愿军:浴血和平》虽已定档国庆档期,但该系列整体票房呈下滑态势,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硬糖君建议于冬应着眼长远,逐步摆脱传统港式主旋律影片的创作模式。据悉,经过半年重剪的《蛟龙行动》虽未出现明显缺陷,但内容已显过时。当前观众对这类影片已产生审美疲劳,创作者无需刻意迎合。若能让港派导演回归港片领域,专注邪典片或动作片的创作,或将获得更佳市场反响。同时,将主旋律类型片交由具备正统背景的内地新生代导演操刀,或能更好实现价值观与观众的共鸣。

相较之下,昔日的老对手王中磊似乎更加豁达。今年暑期档,华谊兄弟参与投资的《长安的荔枝》引发热议,而王中磊在海浪电影周论坛上坦言影片未达预期,同时批评部分导演过度模仿好莱坞模式导致资源浪费,并高度评价申奥等导演的高效创作理念。此举表明王中磊已不再对行业言论避讳。尽管华谊兄弟仍持有《美人鱼2》《抓特务》等未上映项目,但近年来其主要收益已由剧集业务贡献。据此前报道,2021年华谊兄弟财报显示,电视剧《北辙南辕》成为最赚钱的项目,此后连续多年保持稳定输出。今年华谊更进一步布局短剧领域,成立"华谊兄弟火剧"厂牌,计划年产100部短剧。无论最终效果如何,华谊兄弟这种持续进取的格局,值得肯定。

在当前中国电影产业格局中,宁浩的坏猴子影业作为第二大的导演系公司,与申奥的裕野、文牧野的梦将军等形成合作网络,共同构成了一支导演公司集群。文牧野近期通过自研自投模式扶持新导演,其监制的白雪第二部作品《魔方小姐》便是典型案例。随后崛起的还有韩寒的亭东影业,该集团近年积极培育新生代导演力量,刘雨霖的《念念相忘》、刘晓世的《长空之王》以及即将登陆十一档的《浪浪人生》等项目均出自其手。值得关注的是,昔日被视为行业标杆的开心麻花在2023年《超能一家人》失利后已显颓势,其核心地位被闫非、彭大魔创立的西虹市影视文化取代,后者虽与开心麻花存在股权关联,但已独立掌控《抓娃娃》等新项目。

而曾经在《异人之下》《封神第二部》遭遇口碑滑铁卢的乌尔善,其所属长生天公司仍持续运作《郑和下西洋》系列大项目;经历《逆行人生》失利的徐峥团队,也通过真乐道品牌在剧集领域拓展新业务。这种现象折射出导演系公司的异军突起,本质上得益于民营“五大”时期形成的资本积累。相较于张艺谋、冯小刚等前辈必须依附单一制片体系的处境,如今的票房黑马导演普遍采取自主运营模式,既不必受制于传统公司架构,也无需依赖资本方的统筹。

随着民营“五大”遭遇人才培育瓶颈与资金困境,导演系公司却呈现出逆势增长态势。这种产业格局的演变凸显出两种模式的此消彼长关系——传统综合型民营电影公司逐渐式微,而导演系公司则通过项目融资机制持续壮大。有观察指出,这种现象可能源于中国电影尚未建立好莱坞式的成熟制片体系,一个理想的市场应孕育多元成功制片人而非导演主导的资本格局。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恰是当前媒介环境与市场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潮牌、餐饮和自媒体领域盛行“主理人”模式一样,电影行业或许也在向“电影主理人时代”演进。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