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
类型:国产,情,传记,历史 / 地区:大陆 / 年份:2010
状态:已完结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年份:2010
导演:张玉中
主演:刘之冰 吴兰辉 居文沛 刘佩琦 王姬 黄品沅
更新:2025-08-22
简介:
1928年,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但革命的火种却在广大农村悄然传播。同年,福建龙岩后田村发生一起惨
1928年,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但革命的火种却在广大农村悄然传播。同年,福建龙岩后田村发生一起惨案,福祜佬大伯被陈北瑞领导的‘老人拳术馆’拳师逼租致死。邓子恢通过分析土地问题根源,组织村民加入农会开展减租斗争,点燃了当地农民反抗的烈焰。
邓子恢在动员村民加入农会时,庄严承诺:无论今日、明日还是未来,为保障百姓吃饱饭、拥有土地,只要他活着一天,必将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民众期望。此时,省委特派员傅生平抵达后田,认为暴动时机尚未成熟,农民仅有热情难以展开斗争。邓子恢以实际斗争案例和材料说服傅特派员。他们未曾料到,反动土豪陈北瑞正密谋对傅生平采取行动……
邓子恢指挥武装农民打响后田暴动第一枪,这场暴动如春雷般震动闽西,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然而在反动军队的镇压下遭遇挫折。受后田暴动影响,永定县党组织在张鼎丞带领下发起暴动,邓子恢受省委派遣抵达金砂,与张鼎丞组建红军独立营。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和总结暴动经验,邓子恢向党组织提出发展农村工作的战略构想,探索新土地分配政策,成功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推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正当闽西革命势如破竹之际,毛泽东与朱德率领的中央红军入闽,迅速击溃陈国辉军阀,陈北瑞亦被击毙。在中央红军支持下,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毛泽东在闽西期间,邓子恢安排其居住于接头户秀嫂家中,两人常彻夜研讨革命方略,达成诸多共识。毛泽东在苏家坡期间患疟疾,邓子恢与秀嫂精心照料使其恢复健康,这段岁月的共同奋斗让两人建立起深厚革命情谊。
因李立三错误路线,邓子恢被调往闽东,与妇女干部黄秀香以假夫妻身份潜行,避开敌人封锁开展土改。后随毛泽东率主力红军奔赴中央苏区,担任财政部长。黄秀香意外追随至瑞金,二人在艰难岁月结为连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邓子恢与毛泽东惜别,受命驻守苏区开展游击战争,其妻黄秀香虽身怀六甲仍英勇作战,最终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1953年,中央农村工作部成立,邓子恢任部长。面对农民合作社中的普遍不满,他主动请缨深入农村实地考察。在闽西发现合作化运动虽蓬勃开展却存在急躁冒进问题。尽管入社应为自愿,但当时盛行的强迫入社导致农民出现宰杀牲畜、破坏生产的对抗行为。邓子恢主导制定农业生产责任制度,随后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面对合作化运动中"共产风"与"浮夸风"引发的农村危机,1959年刘少奇委派邓子恢率工作组赴多地调研。他主持起草《农村人民公社内务条例》,为后续"六十条"草案奠定基础。毛泽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号召全党开展调查研究。邓子恢在闽西期间,曾避开随从秘密前往墟场,试图品尝家乡小吃,却因发现"金狗头"野菜引发的民生困境而忧心忡忡。
邓子恢观察到福祜佬在实行单干后不仅实现自给自足,还能帮助群众借粮,对此既惊讶又欣慰。他要求地方党组织严格执行毛泽东指示,妥善处理退赔偿还事宜。同时强调对违纪违法的干部必须依法严惩。在跨省考察过程中,他面临上级要求取消责任田与基层诉求的双重压力,最终坚定支持责任田与包产到户制度。
记者李素琴基于调研撰写支持包产到户的报道,却遭部主任王雪萍以"左"的立场反对。农村工作部被撤销后,邓子恢主动承担责任,保护相关同志。毛泽东主张"单干与集体优劣需由历史评判",对邓子恢的坚持表示尊重。1972年12月8日晚,邓子恢病逝,享年76岁。他至死坚信包产到户终将实现,毛泽东沉思良久后挥笔题写"邓子恢同志千秋"。
详情